1. 易经柱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的评价实验
1.1实验时间:1997年5月10日
1.2实验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1.3送检样品:易经柱
1.4常压耐缺氧试验的原理:缺氧对机体是一种劣性刺激,影响机体各种代谢,特别是影响机体的氧化供能,最终导致机体的心、脑等主要器官缺氧供能不足而死亡。
1.5材料及方法:
1.5.1材料:磨口广口瓶、计时器、凡士林、钠石灰
1.5.2方法:按卫生部监督司1996年颁布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定的小鼠耐缺氧作用检验方法进行。
1.6实验动物
1.6.1动物来源:6周龄左右雄性二级昆明种小鼠,体重20-24g(22.7±1.86g),购自中国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繁殖场,合格证号01—3001。
1.6.2动物分组及饲养:60只实验动物进入动物实验室适应2天后,按体重随机分成2个正常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每组小鼠均为15只,各组动物饲以常规饲料,自由饮水。
1.7实验步骤
1.7.1实验设计:实验组动物放在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太极文化研究所提供的实验架上,易经柱摆放在实验架的正下方;对照组动物则放在与所提供的实验架相同高度的架子上,实验组动物与对照组动物相距3米以上。
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饲养14天,第二阶段饲养30天。达到的试验天数后,分别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
1.7.2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
用凡士林涂抹瓶口,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15g钠石灰的250ml广口瓶,每瓶内只放1只小鼠,立即将瓶盖盖上,密闭封严,使之不得漏气,立即计时,以小鼠的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呼吸停止死亡的时间。
1.8统计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变量间差别时,因方差齐性或正态性不能满足方差分析的要求则改用H检验。
1.9结果
附表结果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在常压耐缺氧备件下存活时间。实验组1与对照组1比较,在实验14天后小鼠存活时间有延长的趋势;经过30天作用后,实验组2与对照组2比较,小鼠存活时间平均延长为3.2分钟,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
附表:易经柱对小鼠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的影响
1.10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易经柱在小鼠耐缺氧实验中,经过30天后作用后,实验组与对照比较,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因而,认为易经柱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1. 易经柱对酒的试验
2.1试验时间:2002年7月9日
2.2试验单位:北京红星酒集团、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2.3试验方法:
将56%(V/V)清香型白酒(瓶装)放置由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研制的“空间场效应治疗仪(易经柱)”内,放置时间分别为: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空间场效应治疗仪(易经柱)东西方向放置,处理酒样放在中间南北方向直线排。
2.4试验结论:
经技术开发部组织有关专家品评意见如下:经过处理,芳香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处理时间90分钟内,入口甜味减少,柔和感增强,苦味涩味减少,回香有所增加(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经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检测,白
酒的化学成份没有明显的变化。
3.易经柱对烟的试验
3.1试验时间:2005年1月5日
3.2试验单位:北京卷烟厂
3.3试验产品:易经柱处理过的中南海牌香烟
3.4结论:经过检测,香烟样品中的尼古丁、烟碱、苯等有害成份减少约20%。
4.易经柱对细菌生长的试验
4.1试验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4.2细菌生长试验:由北京军区医院检验制作样本,并将实验样本置于易经柱阵之上,数天之后实验样本中细菌生长明显好于对照样本(见照片A、B、C)。
A图:实验样品中有霉菌生长
B图:对照样品中没有霉菌生长
C图:左起1、3试管为试验组,2、4试管为对照组,可见1、3试管中细菌生长明显好于2、4。
5.易经柱对离体血液的检测
5.1试验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5.2试验方法:将同一献血者抽出的血液分成两份,一份置于易经柱上,另一旁置对照,三天抽取一次分别化验,三周之后(五次)平均化验结果是试验组血液氧含量是对照组的121%;二氧化碳的含量为对照组的72%。
6.易经柱对血液细胞形态观察试验
6.1测试方法:
上海同济大学研制MIAS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使用
“和合治疗仪”治疗患者前后的血液对照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液细胞状态明显改善。